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3月版中国人民大学 查瑞传曾毅郭志刚 主编
获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中国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分析》是在国家教委的组织领导下,在联合国人口基金的大力支持下,由多所高等院校的人口专业科研人员40余人协作共同完成的一项科研项目。它是“中国高等学校人口学研究(P04)项目”的10个独立课题之一。其最终成果体现为同名的专著。全书共68万字,分为10篇。经过深入分析研究,对中国人口的各个方面都得出了一些或具有普遍理论意义或具有重要实践价值的结论和意见。按顺序分述如下:
1.本课题牢牢把握以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为主,并尽量利用人口经常登记和抽样调查的资料进行比较、核对和补充;把时点数据和时期数据相结合,既揭示矛盾又相互印证,从而大大克服了盲目性,提高了分析的质量和深度。2.在数据质量评估方面,本课题通过多方面对比,肯定了人口总量的数字基本准确,但存在少量遗漏,主要是在学龄前儿童中,且女孩漏报较多。这反映出在某些地方还存在隐瞒出生不报的现象。通过与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对比发现,皖、豫、冀、鲁、闽等省出生漏报较多。新疆则存在较突出的年龄堆积现象,提醒我们必须改进普查办法。在评估中不仅利用了国际常用的方法,而且还进一步探讨了一些方法本身的局限性,并提出了改进方法或研制了新的替代方法。3.关于中国人口的性别年龄结构,研究结果发现,建国以来人口年龄结构已发生巨大变化,从一个分布均匀的缓慢增长型稳定人口,经过加速增长、急骤减少、补偿回升、长期膨胀、大力人为控制、转为减速增长,逐趋静止型。论证了不应停留于国际通用的三大年龄段分析法。指出中国近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特别是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在于生育率的急剧下降。死亡率变化在不同时期发生过不同影响,且作用日趋缩小。80年代以来日益增强的人口流动对流入地和流出地人口年龄结构都产生着强烈影响。反过来,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人口本身再生产及社会经济发展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4.对人口生育分析的结果显示,从70年代大力推行计划生育以来,人口出生率与总和生育率在波动中呈现显著下降趋势。妇女终身生育水平继70年代大幅下降后,在80年代初进一步下降,现已接近甚至低于更替水平。5.研究结果再次肯定,除1959—1961三年困难时期外,我国人口死亡率一直持续下降。但地区差异很大,且在整个80年代出现进一步扩大的趋势。1990年男性预期寿命67.7岁,女性70.9岁,显示了男低于女的普遍规律性。6.对人口分布和迁移的研究表明:(1)“东南人口密、西北人口稀”这个宏观格局基本未变,说明这种分布的相对凝固性。(2)1990年普查首次设立迁移调查项目,从所得数据分析,我国人口迁移以省内迁移为主,但省际迁移较以前有所增加。迁移水平比80年代以前有很大提高,但与国际相比仍然很低。省际迁移的流向发生了逆转,由过去从沿海流向西部内地(非自发)转为从内地涌向沿海。(3)农村流向城镇即城镇化迁移为主流。(4)非户籍迁移猛增。7.对比1982年和1990年人口普查资料可看出,人口婚姻状况分布基本稳定,终身不婚者比例极低。由于80年代平均婚龄有所下降而平均寿命则在提高,以至有配偶者的比例较前上升,平均家庭户规模则呈进一步缩小趋势。8.对人口文化教育水平分析表明,(1)总体受教育水平仍较低;(2)15岁以上人口文盲率虽已降低到22.2%,但众多新文盲仍不断产生,女性尤为严重。9.分析表明,(1)劳动适龄人数仍在继续增长,增长速度快于总人口,预示今后一二十年,其在总人口中比例将达最高。(2)与此相应,在业人口也表现出规模大、增长快的特点,既是财富,又是挑战。(3)无论城乡都潜伏着大量过剩劳动力,是我国面对的最迫切的问题之一。10.多区域人口预测结果显示,即使稳定执行现行计划生育政策,人口规模仍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峰值15亿以上。人口地区分布不会有明显变化。
以上概述了课题研究所得的重要结论。这些结论既具有重要的理论上的认识意义,又能大大有助于政府决策与实际管理。